(1)濕度 鵝雖然屬于水禽,但怕圈舍潮濕。30日齡以內的雛鵝更怕潮濕.潮濕對雛鵝健康和生長影響很大,如果濕度高溫度低,體熱散發而l感寒冷,易引起感胃和下痢,如果濕度高溫度也高,體溫散發受抑制,休熱積累造成物質代謝與食欲下降,抵抗力減弱,容易生病。鵝舍內相對濕度應維持在60%-70%。 (2)空氣 由于雛鵝生長發育較快,新陳代謝非常旺盛,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,加上糞便中分解出的氨,使室內的空氣受到污染,影響雛鵝的生長發育,為此,育雛室必須有通風設備,經常進行通風換氣,保持室內空氣新鮮,但不能有賊風,通風換氣時,不能讓進入室內的風直接吹到雛鵝身上,防止其受涼而引起感冒。 (3)密度 由于雛鵝生長發育較快.要隨著日齡的增加而對密度進行不斷調整,如果密度過大,鵝群擁擠.則生長發育緩慢,并出現相互啄羽、啄趾、啄肛等現象。密度過小,當然就不經濟;通常每平方米養育1-5日齡的雛鵝 20-25只、6-10日齡的20只、16-20日齡的12只、20 口齡后的8只。 (4)光照 雛鵝的光照要制定制度,嚴格執行,光照不僅與生長速度有關,也對仔鵝培育期性成熟有影響,光照量過度,種鵝性成熟提前,種鵝開產早,產蛋持續性差。育雛期光照時間:第一天可采用24小時光照,以后每2天減少 1小時,至4周齡時采用自然光照。 (5)墊料 常用的墊料有稻草、稻殼、.稻糠、木屑等,地面上鋪5-10厘米厚墊料。注意經常松動和更換墊料。及時把被弄濕的墊料拿到室外曬干后再用,千萬不能使用發霉的墊。 文字內容來自網絡,不代表大中華見解。如果您認為本文涉及侵權,請作者盡快與我們聯系。 |